| 加入桌面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最新中药 » 正文

禁伐之后 中药材种植可先行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4-21  来源:中医中药  作者:中医中药  浏览次数:796
核心提示:中医中药
日前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国有林场改革方案》和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》,明确“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、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”的发展方式,对国有林场的管理和改革提出了新要求。

日前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国有林场改革方案》和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》,明确“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、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”的发展方式,对国有林场的管理和改革提出了新要求。

国有林场改革,辐射甚众。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,又要解决好国有林场职工、国有林区居民眼前的利益问题;既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又要确保林场稳定发展。而种植中药材,发展林下经济或可成为林场、林区转型升级的新亮点。

位于大兴安岭腹地的加格达奇林业局通过思维创新、体系创新,由传统的粗放型林业采伐发展模式,转变为林下经济的精细化种植管理,以中药材种植承载加格达奇林业局转型方向。其实践经验或可借鉴。

2014年4月1日起,大兴安岭林区实行封山育林。在没有木材经济收入,上级拨付经费不足的情况下,加格达奇林业局在岗员工2150人生活陷入了难题,也制约了林业局经济和资源管护工作的发展。据此,林业局结合实际,确立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目标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激活生产力,让职工富起来,成为破解林场难题的关键。

如今,加格达奇林业局已种植黄芪、五味子、苍术、赤芍、防风等5万余亩,集约化经营黄芪、金莲花等野生药材5万余亩。这些中药材将为林场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。守着大兴安岭丰富的中药资源,加格达奇正在力争建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较大、质量最好、品质最优、成本最低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,成为我国寒温带的“兴安绿色药谷”。为发挥大兴安岭道地药材本土优势,加格达奇还想到了发展医药产业,将重振“北药”名声。

加格达奇林业局的实践探索已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,其对中药材产业也逐步摸索出“左手拉企业右手拉职工”的合作模式,构建起“公司+基地”的发展模式。目前,已有厦门润德源、河南普宁生物科技等公司在此建厂,康恩贝、宛西制药也正洽谈建厂事宜。

国有林场、林区改革,关键是思路先行。加格达奇林业局的探索样本凸显了中药材种植业的优势,其展现出的原生态、无污染等可持续发展特点,或可成为国有林场、林区改革的主力军。(中国中医药报)

专家免费咨询热线:010-57476995(咨询时间:上午8:30-下午5:00)

 
关键词: 中医中药
 
[ 行业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
 
 
免责声明: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。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(最佳分辨率1024*768,IE6或以上)
    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