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东省高青县赵店镇张道传村,记者见到正在大棚忙活的崔俊花。她2008年9月患上卵巢囊肿,后经中医诊治,身体已完全康复。 当时,检查结果一出来,我的头‘嗡’的一声。邻居去年得了这种病,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做切除手术,花了2000多元不说,3个多月都不能干活。
让崔俊花没想到的是,中医大夫给她开了12服中药,配着一些中成药,只用300多元,就治好了她的病。 中医治疗省钱,还不耽误农活,非常方便。 崔俊花说。
中医药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医学科学,具有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中医药遭遇了人才短缺、政府投入不足、医保政策障碍等瓶颈问题,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。
培养人才是根本
中医药发展的核心是人才问题! 河南中医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郑玉玲教授认为,当前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之不精、临床能力薄弱,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。
中医人才比西医人才更难培养,然而目前高校培养中医人才有不少误区:学生还没从理念和宏观上掌握人体的构造,就开始和西医学生一样看解剖的人体标本,导致中医思维无法在大脑中根深蒂固;许多学生看不懂中医古籍,甚至没有深入研读《黄帝内经》等经典。而传统医学师承规模小、速度慢,导致中医人才接续不上。
县乡级中医院人才尤为缺乏,而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县乡一级工作。山东高青县中医院1990年建院至今,共引进5名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。而这期间,有3名医生考研离开医院。
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是最需要发展中医药的地方,但人才很难留住。湖北省中医院院长赵映前分析,医学生不愿下基层,不仅是由于基层医疗条件较差,更主要的是编制、工资、待遇等缺乏必要的保障。一些到乡镇卫生院 支医 的大学生也反映,基层存在工资不能足额、按时发放,工作环境也较差等问题。
对于很多农村中医来说,执业医师考试也是一道难关。为崔俊花治疗的中医崔金海说: 我今年53岁,在中医行业从业多年,现在是主治医师以上的水平,但是考了几次执业医师注册证,也没考上。 尽管如此,崔金海还是能看好许多疑难杂症,上门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