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快,给人造成了很大的生活压力,人的身体也会出现不同的疾病。而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,在疾病治疗上有着其独特之处,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来治病和养生。为了让您了解更多的中医类知识,生活家特别准备了丰富的系列资讯,帮助大家对中医有更多的认识。
除了多喝水(每天约1500―2000毫升)、勤洗澡、勤换内裤外,服用一些中药来缓解病情也是不错的选择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如何正确服用这类中药,也大有学问。
一般,汤药熬好后,我们要将它放冷了再喝,因为中医此时一般使用的是清热解毒的寒凉类药物,这样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。温度以比人的体温略低便可,否则对健康不利。
事实上,喝中药要遵循 温药热服、凉药冷服 的原则。通常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脾胃虚寒的、风寒感冒、寒凝痛经、阴萎阳缩等症都需要热服,可用旺火煎药,沸后5分钟取其汁,稍停,趁热服下,这样可助发汗、疏散风寒、温通经络;扁桃体炎、肺炎、胆囊炎、尿路感染的患者,则最好冷服中药。
但也有例外,如治疗高热、惊厥等热证的寒凉药可冷服,治疗手足厥冷、吐泻腹痛等寒证的温热药需热服,意在辅助药力;若病情严重,可能发生服药后呕吐的 拒药 反应,则应热药冷服或寒药热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