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加入桌面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立秋也要警惕这仨病:暑热症、热伤风、热射病(1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12-15  来源:中医中药  作者:中医中药  浏览次数:1042
核心提示:中医中药

  暑热症、热伤风、热射病……连日来,国内许多城市气温炎热,各类高温引发的疾病层出不穷。当高温来袭,人们该如何应对各类热出来的“怪病”呢?

立秋也要警惕这仨病:暑热症、热伤风、热射病

  暑热症和中暑易“混淆”

  闷热天气,一些孩子出现反复低热,可又没有打喷嚏、流涕、咳嗽等感冒症状,就有可能是“暑热症”在作怪。

  “在高温、高湿环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过长,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时,即为中暑或暑热症。”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介绍,一般将起病急、病情较重者称为中暑。起病缓,症状较轻,持续时间较长者称之为暑热症。

  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,汗腺功能又不足,闭汗或出汗少,不易散热,因而在酷热天气体温调节失效,易发生中暑或暑热症。暑热症患儿多在盛夏时节发热,绝大多数病儿发生于周岁前后至2岁间,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比较少见。患儿体温多在38-40℃之间,多饮多尿,少汗或无汗,患病初期病态多不明显。多数患儿病程会历时1-2个月,直至脱离高温环境或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逐渐消退。

  暑热症患儿服用退热药无效。患上暑热症时,先将孩子安置在温度22℃ -24℃的房间里,可洗温水浴,多喝清凉饮料,不要给患儿穿着太多或太厚。如果条件允许,天热时带小宝贝去避暑地或换个清凉环境居住。

[责任编辑:韩林涛]

1 2 3 下一页 尾页

31

上一篇:秋后一伏烦躁易怒?食物可让你改变心情

 
关键词: 中医中药
 
[ 行业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
 
 
免责声明: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。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(最佳分辨率1024*768,IE6或以上)
    
 
购物车(0)    站内信(0)     新对话(0)